1月初的鲁北小城惠民县寒冷刺骨,这里的农村电商却很火热,一批批快递从村里发出。这个有着“新晋网红城市”之称的山东小县独辟蹊径,上下求索,在电商发展上探索出一条“康庄大道”。
图为整合了全县90%以上快递企业的惠民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
共拣统配
全县快递业整合超九成
上午8点,来到惠民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只见这里车来车往,一条崭新的自动交叉分拣线映入眼帘。墙上的惠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线路示意图显示,这个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就像一颗“心脏”,一件件快递从这里流向14个镇街的个社区(村)。而各村要发的快递又被运输车顺道“拣”回来。
实时滚动的惠民电商大数据。
“我们县的‘通达系’实现了物理整合。我们的分拣用工从原来的人降至20余人,分拣效率也提高一倍。我们整合并签约中通、韵达、申通、百世、圆通、天天六家物流快递公司,实现了共同分拣,统一配送。”惠民县惠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运营子公司)总顾问荣加郑说。目前,全县快递公司整合力度超90%,领先全省。
自荣膺“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惠民县在电商进村上开足了马力。惠民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也纳入日程。该项目于年7月份批复建设,由*府和社会资本投资,投资额0万元。此项目由惠民县农业投资发展公司运营。
记者从惠民县商务局获悉,为呼应农村群众做电商的热情,惠民县年10月完成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该中心位于惠民县鲁北电商物流园,面积为㎡,新购置全自动快递分拣线,分拣时效件/小时;同时,新购置4.2米箱式运输车10辆,规划建设物流配送线路10条。据介绍,原来各家快递公司,都要派车往下送,现在则只需要一辆车,极大地为物流公司节约了成本。对于电商户来讲,发一单快递原来需要八元钱,现在则控制在了三元以下,未来还会降。
赋能村站
力破“进村易、运营难”
据农村大众记者前期调查,很多镇村快递网点基本处于微利或保本经营状态。快递进村容易、驻村难矛盾突出。在破解这一难题上,惠民县找到了“钥匙”。
“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建村级电商服务站,截至1月6日,已经建成65个。预计1月底之前能实现个社区(村)全覆盖。”荣加郑充满信心。
记者从项目运营方获悉,这一矛盾,他们早已洞悉。于是,惠民县在培植村站运营能力上下足了功夫。首先在站长的选择上,要求必须拥有20平米以上的经营服务场所,懂经营、有服务意识。入冬以来,电商达人、创业青年、农村妇女纷纷报名。目前已经建成的6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经营面积大都超过50平米,且青年创业者居多。项目为他们配备了牌匾、电脑、货架等硬件设施。
最重要的是,项目运营方积极为村站“赋能”。据荣加郑介绍,为确保村站运行畅通,他们链接外部资源,为村站植入零售功能、便民服务功能、农投品售卖功能等。这意味着,除了赚快递费,村站还能赚保险公司、移动公司、食品供货商、化肥厂、农药厂的钱。这类似于搞一种形式特殊的“社区团购”。目前,盐厂、酒厂、烟草厂、食品厂纷纷来对接,希望能把自己产品配到全县个社区(村)。
图为姜楼镇崔寨社区电商服务点。本村电商大户崔启松任站长,为周边乡亲们提供服务。
姜楼镇崔寨村的崔启松就是崔寨村级电商服务站的站长,服务周边六七个村:“附近村的乡亲们不用再去镇上拿快递了,发件也不用往镇上跑,直接来我家就行。”他坦言,他的服务站承担着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职能。将来,还会被赋予更多职能。他并不担心村级电商服务站的运行。
姜楼镇崔寨村一家电商户家里,老人们正在忙着打包快递,当晚发出。
路通了
“货通天下”不远矣
荣加郑形象地把建站比喻为“修路”。路通了,就能“货通天下”。拉动农产品上行、促进消费品下行是惠民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的重要目标。
建村站的同时,惠民县还建设了14家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免费为入驻创客及各类电商企业提供网络、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更重要的,是免费提供电商培训服务,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及协助创客或创业者解决问题。项目运营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对有需求的群众免费进行全方位电商培训,每周至少一次。有的镇一周能开四次课。这是拉动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手段。”
惠民县创业青年赵国伟是一个只做线上销售的电商大户,主要生产鸡胸肉、鸡胸肉丸、香菇酱、荞麦面条等。在项目赋能下,他的产能提了10倍。以前,每天也就发单,现在可达到2万单。这个年轻人还拿到了万元的风投,而风投还帮着他对接上了美团优选。赵国伟说:“美团优选的销量很大,我必须满负荷生产,才能供得上。预计10天之内,产能可达到日均18吨。”据悉,项目投资这家企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想借此带动全县的肉鸡养殖户,从而促进农产品上行。
惠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线路示意图。
如今,快递进村、长久驻村的“路”已经打通。荣加郑说,这意味着,惠民县“货通天下”不远矣。
电子商务给惠民县新农人带来的,不止是源源不断的订单,还有对生产方式的变革。他们的生产由靠经验生产,变为按市场需求生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
从卖沙土到卖全套园艺产品
“土豪”通过淘宝客服摸透市场
在惠民县姜楼镇,有一位90后青年被称为“姜楼土豪”。然,此“土豪”,非彼“土豪”。这名青年叫崔启松,因在淘宝上卖沙土而得名。年,他填补了在淘宝网上卖沙土的空白,崔启松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图为“姜楼土豪”崔启松。这个90后小伙子依靠从网上卖沙土赚得第一桶金。
之所以如此顺风顺水,只因为电商让他摸透了市场,并不断调整生产计划。起初,他只是单纯卖炒制好的沙土,后来,根据客户需求,他又把营养土和沙土混合,卖起了种花专用土、种菜专用土、养宠物专用土,还给部分客户找来了私人订制的黏土。再后来,客户问,是否卖苗木?于是,他就从邻居家找来草莓苗,和沙土搭配售卖。没想到,一炮而红。第一个万入账。
崔启松没有用这万买房买车,而是根据客户需求,积极扩大规模,很快就上线了全套的园艺产品。崔启松通过客服与用户直接沟通,发现他们除了喜欢草莓苗,还喜欢蓝莓苗、韭菜根。
“电子商务让我们与客户实现了随时线上交流。客户有需求,咱就想办法满足。所以,我就到处去找蓝莓苗,现在又弄了一些樱桃苗、葡萄苗等。有些不好找的,我就租了个50亩的大棚自己培育。”崔启松说。这种呼应客户需求的改变让他的店铺很快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年,他的营业额超0万元。
如今,崔启松还在自己家里扩建了一个0平方米的工厂,用来聘用淘宝客服,让工人们打包发货。现在,他的大棚里,韭菜正旺,草莓也出了苗。现在,一些老头老太太在家门口捡草莓苗,挖韭菜根,就能赚钱了,大家都很感激这位青年。时下虽处园艺产品消费淡季,但他的日发货量稳超单。
“香菇西施”
通过电商规范生产全环节
1月初,外面冬寒料峭,但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园区的香菇大棚里却温暖如春。这些香菇被采下后,有的将被加工成香菇酱、香菇脆片,有的则直接运往北上广等六大城市。海底捞、盒马鲜生、永辉超市都是这家企业的客户。从默默无闻到成为销售市场上的“宠儿”,这家企业在发展上得益于电商。
图为“香菇西施”吴元元。
起初,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吴元元是非常抵触电商直播的。“自己亲身体验之后,发现直播是比较正规的,也是非常规范的。通过传统销售,也就是拍个照片、弄个文字材料让大家来了解。但直播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示我们的生产环节,以及整个形态。”吴元元说,“坐在直播间,你就会忽然发现,你说的每一句话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说错一句话,就会给公司、给生产环节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事。”
如今,这家香菇企业建起了直播团队,有专人运维。小伙们从直播间直播、从加工车间直播、从大棚内直播,据统计,这家企业去年80%以上的线上食用菌是通过直播卖出去的。
香菇产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就业。
“有别于城市,电商对农村有着更深刻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电商规范香菇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让产品更优质。”现在的吴元元对电商有着自己的理解。
当销售端反作用于生产端,农业生产就会更贴近市场。年之前,这家企业主要做鲜品。通过在直播上与消费者交流,她发现,有些消费者更喜欢香菇深加工产品。年,她开始研发系列适合做电商的产品,香菇酱、香菇脆片相继出炉。如今,这些深加工产品成为新晋网红,走俏市场,而吴元元也获得“香菇西施”的美誉。
个食用菌大棚,平米的食用菌交易市场,6平米的菌包厂,平米的冷储分拣车间,带动全县种植户余户,种植面积达万平米,食用菌年产量2万余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返乡创业青年吴元元日夜奋斗的“成绩单”。
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销售越来越轻松了。吴元元坦言,并不是说产量越来越大,销售压力越来越大。越成规模,越规范,销售反而越轻松。吴元元说,电商助力是重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网上销售农产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向改变农业产业链条。这些在崔启松、吴元元身上一一应验。
记者:刘真真
编辑:段书强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