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小科普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在了解了重阳节的知识后,让我们向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出发吧!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于小西山(属太行山余脉)东部,西倚自然山脊,南起八大处公园,北至香山公园,东临香山南路。总面积公顷,公园海拔米至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林木多为夏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98.5%,景区总面积.4公顷,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一个森林公园。
为了方便管理与讲解知识,我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游览。自古我国民间就有重阳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习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大多是为重阳而作。登高所到之处,也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今天就让我们一同体验登高的乐趣吧。
路上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有关小西山(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史、遗迹知识。明代,小西山前山脸的平缓山麓多为皇宫墓地的修建处,著名的有明景泰帝(朱祁钰)的陵墓。到了清代,小西山地区周围曾有“西山八院”和“三山五园”之称,并且此地为八旗兵的驻地,尚存有正*旗、正蓝旗等村庄以及碉楼等遗迹。同时,小西山地区的古迹遗址分布广泛,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我们一路讲解一路游览,幸运的小游客们还发现了可爱的小松鼠!临近正午,孩子们来到了森林大舞台,稍息片刻。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欣赏着重阳的美景,品尝自己带来的食物。森林大舞台是西山公园里的一大亮点,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油松林里,满眼都是翠绿,还能听到唧唧喳喳的鸟鸣,闻到松针、绿草和野花的清香气息。孩子们在这里放飞童年,走走木桩、荡荡秋千、滑滑滑梯,追寻着大自然的气息,肆意享受着身边的秀丽美景。尽情享受着同小伙伴们集体出游的乐趣,传递着彼此的快乐。
沿着山路游走孩子们好奇的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他们用自备的文件袋捡拾着路边的落叶,收获着秋色之美。孩子们满怀兴奋地把各式各样的秋叶带回学校,用自己的创意将不同形态的秋叶进行创作。瞧,一幅又一幅独具创新的树叶画作品诞生了。一份精美的重阳礼物
临近重阳,孩子们还在美工课上学习了用超轻黏土制作“赏菊图”。孩子们积极动手为长辈们制作一份重阳节的小礼物,是不是很棒啊!敬老我们在行动
重阳节当天老师为孩子们布置下了以“敬老爱老”为题的满含温情的家庭小作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中长辈的感激之情。究竟孩子们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奉上一小波的作业抽查!
蓝莓果希望借此次博物馆日,让孩子们在了解、体验重阳节文化、习俗之余,引导和教育孩子们孝亲敬老,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今后我们还会组织更加丰富、精彩的校外活动,敬请期待吧!END古城校区火热招生中专业入学准备
帮助学生全方位培养优秀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系统性奠定知识体系;让孩子在完全适应与融入校园生活的同时把握优势先人一步。
试听预约--佟老师特色培训
艺术类:乐器社(钢琴、古筝、吉他、尤克里里);美术社(创意美术、儿童油画、儿童素描、儿童线描);书法社(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声乐社(小合唱、童声一对一);舞蹈社(街舞、中国舞)。
益智类:国际象棋、围棋
语言类:中文社(口才表达、播音主持),英文社(蓝莓英语、自然拼读)
国学类:中华历史、国艺手工
科学类:奇趣科学、欢乐魔方
体能类:跆拳道
--,13810549佟老师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