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灌水 » 人们究竟需要一张什么样的椅子
TUhjnbcbe - 2020/6/10 16:24:00
复方卡力孜然酊价格

人们究竟需要一张什么样的椅子?


如今,人们的办公坐姿早已悄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更何况,如今,充斥办公室中的不止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迅速加入,让这种改变发生得更加彻底明晰。 尽管设计师们已经设计了无数坐具,但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能引发他们喋喋不休的争论。 在去年米兰设计周上大红大紫的设计组合JobStudio的两位创始人,乔布 斯密茨(JobSmeets)和他的妻子妮科 塔娜杰(NynkeTynagel)言辞颇为激进,对现行的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规则嗤之以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甚至 大放厥词 : 这些规则对我们的设计毫无用处,还是让它们走远一点。


  难道设计师真的不再需要参考人体工程学了么?传统人体工程学设计真的已经过时了么?至少有人发现,之前的人体工程学为设计师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不够用了,而一批先知先觉的设计师和使用者已经开始摸索新一代人体工程学的门道了。 随心所欲的椅子 要弄明白设计师们将会对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做哪些改造,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美国硅谷地区的办公室。在这些以高科技起家、注重创新的公司中,传统的计算机和笔记本早已被取代,大部分员工习惯了使用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甚至是刚出炉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办公。而通过络连接,各种与身体健康相关的数据,诸如情绪波动、心跳、血压、眼压、部分关节所承受的压力,都被一五一十地反馈到了这些智能终端上。人体工程学设计对健康的影响,在这些办公室中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这个例子作为新一代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的发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人体工程学设计权威、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人体工程学教授艾伦 赫奇(AlanHedge)分析说,首先,人体的构造并不是为了久坐不动而设计的。 久坐不动的危害,已经通过智能终端和可穿戴智能设备构成的络监控,再度得到了提醒和强调。


  硅谷办公室有了新需求,其他地区的白领们是否同样如此?美国设计师约翰 汉密尔顿(JohnHamilton)和他的团队,针对新办公环境的改变,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对需要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2000人进行了调查之后,发布了《全球坐姿调查报告》。 虽然地域文化各有不同,但我们还是总结出了9种办公过程中常用的姿势。 在这份报告中,汉密尔顿提及了包括蜷缩包围、坐立触控、放平仰卧、短信输入等在内的各种 不规范 的坐姿。 这些人体姿势都是当下办公室最常见的风景,每一个姿势都事出有因,传统的人体工程学坐具早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坐姿需求。问题是我们如何用一把椅子去满足人们所用的坐姿需求,就好比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锁眼,试图打造出一把万能钥匙。


  最终,汉密尔顿用一场椅子设计的 变形魔术 ,开启了他所说的 锁眼 。由他的团队一手打造的Gesture座椅,几乎把9种不规则的坐姿都照顾到了。汉密尔顿举例说,比如,创意工作者喜欢将身体斜靠在座椅上,让脚抬到座椅的高度,再把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摆在胸前位置,结果就产生了蜷缩包围的姿势。 和很多不规范的坐姿一样,这种姿势在短时间内令肌肉放松,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不过,数分钟后,膝盖保持弯曲让腿部血液循环减速,脖子低垂看屏幕,得不到座椅背部的有力支撑,身体酸疼、不适是必然的结果。 针对这个姿势,他们的解决方式就是增加椅背的曲张能力,贴合那些长时间弯曲的过分的脊椎。 而对于更常见的坐立触控姿势,汉密尔顿得出的结论让人有恍然之感。 把平板电脑放在工作台上冲浪的时候,人们通常只用一只手进行操控。这个时候,弓身前倾无可避免,有的使用者干脆趴在屏幕前头,颈部长时间大角度地向下弯曲。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使用者背部酸痛。 此时,普通的办公椅也无法为胳臂提供支撑,肩部、颈部承受的压力更加增加。因此,汉密尔顿的团队还在扶手上下足了功夫。任意调节高低和方向的扶手,为胳膊提供外力支持时,分担了脊椎所承受的力量。 此外,使用平板电脑时很自然地向后倚靠,左右开工,同时使用多种智能办公设备,频繁低头输入短信,为了看清屏幕不自觉地向前俯靠或者屈身前倾,对着屏幕深入思考时不经意地放平仰卧,种种坐姿都会让手臂、手腕、腿部、背部,以及颈部、肩部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们究竟需要一张什么样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