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望·辽宁日报
蓝莓大丰收,沈阳市辽中区的果农们却不急着卖果。这是为什么呢?
辽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蓝莓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水果,不仅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蓝莓采摘活动更是备受追捧,正在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春暖四月,养士堡镇养前村的蓝莓采摘园里,平日宁静的大棚如今热闹起来。一颗颗蓝色的果实掩映在翠绿的枝叶间,让人垂涎欲滴,三五成群的游客成了这里的“主角”,有的是一家几代人驱车而来,也有同学、好友组团采摘。从原来的单纯销售到现在的沉浸式体验,经营模式的转变让种植农户和游客都收获满满。
“自己亲手采摘,感受不一样,心情也大不同!原来不知道蓝莓是在树上结果的,今天这一趟,亲眼看到了蓝莓树,大人、孩子都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正在采摘的游客刘佳说,“而且刚摘下来的果实口感特别好,又甜又脆,和市场里卖的不一样。孩子也动手参与采摘,既体验了劳动的感觉,更体会到田园的快乐。”
金立鑫是养前村的蓝莓种植户。他介绍说:“现在我家的蓝莓主要以采摘销售为主,不少游客都是回头客,还有省外游客慕名而来,就奔着咱这果实的口感和原生态的种植环境。以前种植西红柿和豆角,每年能卖4万多块钱,今年蓝莓的能卖到7万多块钱,接近翻倍。”
“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还带着亲朋好友一起来,这让金立鑫对大棚种植的信心更足了,更加用心地对蓝莓精心管理。
在他家大棚的内墙上,有一排电风扇。看着和普通风扇没啥不同,其实,这是蓝莓大棚的“科技小管家”。金立鑫说:“电风扇的转动可以带动空气流动,提高植株的受粉率,同时还能促进叶片上的水珠和花蕊里的水珠蒸发,减少病害发生率。科技的力量多神奇!多学习,多动脑,蓝莓的品质、产量双提高,咱的收入还能再增加!”
摄影:周志辉张芷豪
记者:金晓玲
编辑:丁冬
审核: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