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0例胃癌的辅助化疗分析1782 [复制链接]

1#

30例胃癌的辅助化疗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的辅助化疗的方法疗效。方法:通过对30例胃癌患者辅助化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化疗治疗有效21例,无效9例,有效率70%。结论胃癌的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并可作为胃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论文


【关键词】 胃癌; 辅助化疗;


胃癌内科治疗包括化学治疗、生物疗法(生物反应调节剂、免疫疗法、免疫化疗、基因治疗)、中药治疗、支持疗法及心理治疗。胃癌手术辅助化疗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率(尤其是Ⅲ期患者) [1]。晚期胃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水平是近期有效率有所提高,有效缓解期延长不满意,生活质量(QOL)改善不理想,生存期延长不明显。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辅助化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 35~72岁,平均50例。胃窦癌20例,胃体癌5例,胃底贲门 癌3例,全胃癌2例。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均可扪及肿块。


1.2 化疗 目前对胃癌的化疗药物以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及喜树碱最为常用。氟尿嘧啶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每次500mg,隔日一次,总量10g左右为一疗程。丝裂霉素每日2mg静脉注射,总量40~60mg为一疗程。喜树碱每次10~20mg静脉注射,总量150~300mg为一疗程,*性反应以血尿较少见。甘草酸单胺可降低喜树碱的*性作用。


联合化疗采用单一药物化疗总的有效率仅为18.8%,而化学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减少癌细胞的耐药性,增强疗效。常用的合并用药有以下二种:


1.2.1MFC方案丝裂霉素4mg,氟尿嘧啶500mg,阿糖胞苷50mg,将药物加入5%葡萄糖500ml内静脉点滴,每周2次,2周后改为每周一次,8~10次为一疗程。有效率可达50%左右。


1.2.2FAMT方案:氟尿嘧啶500mg,环磷酰胺200mg,丝裂霉素2mg,东洋霉素0.5mg,将药物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60分钟滴完,每周1~2次,8次为一疗程,有效率为50%左右。


2 结果


化疗治疗有效21例,无效9例,有效率70%。胃癌术后适当的辅助性化疗能提高疗效,预防复发。据东京癌症研究所附属医院报告,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61%;而手术加化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87.7%。


3 讨论


单一药物只用于早期需化疗的患者,或不能承受联合化疗者,联合化疗指采用两种以上化学药物的方案,一般只采用两至三种联合,更多药物合用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并可增加了药物*副反应。联合用药采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联合。前者采用高剂量间歇给药,后者采用连续给药[2]。不将*副反应相同的药物联合,不采用同类药合用,以免*副反应叠加,增加*性。首选化疗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失败后不能再重复原方案,换用补救治疗时应另选二线药物联合应用。早期胃癌单一用药术后辅助化疗一年,2~3个疗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联合化疗,第一年三个疗程,第二年两个疗程。如采用短周期的联合化疗,以三个周期为一疗程计算。


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化学治疗称为新辅助化疗,以区别于术后辅助化疗。给药途径可全身(静脉、口服、直肠),局部(动脉、内镜下注药、腹腔)。多采用静脉给药法,化疗周期短,一般不超过两周。采用联合化疗方案一周期,如FAM、EAP、FAMTX、ELFP等。口服给药采用CF/5-FU或5-FU衍生物如UFT、FTL等。动脉给药使用5-FU、MMC、MTX、VLB等,于术前7~10日内给3~5次。也可采用术前10日内经内镜给药或腹腔内给药,多用联合化疔。术前化疗开展时间较短,又受剂量与时间限制,选用高效低*药物短期给药,使患者血象、肝肾功能、免疫能力影响小,不会延迟手术实施,并达到预期化疗效果。探讨术前化疗方案、给药方法、治疗周期是今后重要课题。


进展期胃癌术中发现癌灶已浸出浆膜面,有淋巴结转移及腹膜播散,术中局部用药可使高浓度化学药物直接杀伤残留癌细胞,防止扩散。于关腹前腹腔内或经动脉给药,常用药物有DDP、5-FU、MMC及VPl6等[3]。近年还开展持续性温热腹腔灌注疗法(CHPP)在术中左右膈下间隙放硅胶输入管,在盆腔Douglas窝放置输出管,连接恒温流动驱动装置,呈封闭式循环系统,温度可达41℃~42℃,同时可灌注化学药如MMC、DDP、VPl6等,经对照研究,CHPP组生存率提高,术后腹膜复发率明显减少。CHPP的并发症如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肝功能损害等与对照组无差异。


术后辅助化疗主张早期开始,一般在术后第三周进行。进展期根治术后均采用联合化疗,对于辅助化疗的作用仍有争议。欧美一些报告采用单药与联合方案并设有对照组,观察两组五年生存率,发现化疗组与不化疗对照组无显著区别[4]。中国、日本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报道,认为化疗组显著提高了三年、五年生存率,其中最为明显的是Ⅲ期患者,采用方案目前尚无规范,药物剂量用法应适当、有计划、按疗程治疗,不应随意停止。


针对浆膜侵犯与腹膜种移,近年研究采用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EPIC)术中留置Tenckhoff管,术后第一日先以37℃生理盐水灌洗,清除残留血液与组织碎片,然后,将化疗药(常用有ADM、EPI、5-FU、 MMC、DDP)溶于灌液中,预热37℃,注液量1~2L,15~30分钟灌入,保留12~24小时更换一次,使用3~7天为一疗程。本技术局部药物作用时间长、浓度高,血浆浓度相对较低,全身*副反应轻,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远期随访明显减少腹膜复发。并发症有肠麻痹,吻合口瘘与原发性腹膜炎。


【参考文献】


[1] 安志鸿,袁现明.新编抗肿瘤药物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朱孝成,中耀宗.常见消化道癌辅助化疗进展.医师进修杂志,2001,24(4):.


[3] 王肇炎.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肿瘤研究与临床,2004,16(3):.


[4] 符勇,王国雄.Ⅲ期胃癌新辅助化学治疗.海南医学,2002,13(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