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麻江蓝莓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简析 [复制链接]

1#

麻江蓝莓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简析

一、概况介绍

蓝莓(Blueberry)又称蓝浆果或越桔,属杜鹃花科越桔属落叶灌木型植物,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适于在红*土壤上生长发育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兴优良果树,其果实呈深蓝色,近圆形,单果重0.5—2.5g,最大可达5g,兔眼品种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熟,果肉柔嫩多汁,风味独特,适于鲜食和加工,果实中富含花青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目、抗癌、预防动脉硬化,抗衰老和延缓脑神经老化、抗泌尿系统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蓝莓喜酸性土壤,要求土壤PH为4.2-5.5,土壤应松软,有机质含量一般为8%-12%,同时蓝莓需要小时以上7C°以下的低温通过休眠期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

二、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蓝莓与其它乔木果树相比,由于其消耗土壤养分较少,因而更容易实现低成本投入与高效益收入。蓝莓种植第二年可投产,第三年亩产可达公斤,第五年达到盛果期,产量逐年增加,最高可达公斤(以兔眼品种为例),从种植第二年投产后可采果达20年。鲜食果按20-30元/公斤计算,亩收入可达1-3万多元,如果按照加工果保底的价格10元/公斤计算,亩产至少在0多元以上,并且,蓝莓这经济树种宜种植易管理的特点,是麻江县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现今麻江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利器,这兼顾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就因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麻江蓝莓种植已经成为宣威地区一种新兴的快速致富产业。

三、推广种植的意义

蓝莓是灌木,其花、果、叶别具特色,果实采收期长,利用宣威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在宣威建立规模化蓝莓基地,着力打造特色生态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使之成为“春观光、夏品果、秋赏叶”的农业生态旅游之地,成为麻江县乡村旅游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故此,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推进宣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